记者 明月 通讯员 汪峰 杨婷婷
5542人次献血,累计献血总量达1920240毫升,其中血小板还同比增长2.8%,有力保障了我市医疗临床用血需求与安全。自我市1月24日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发酵,直至3月23日,常德市中心血站全体员工全力出击、主动作为、多措并举,打好了一场血液保卫战“疫”。
未雨绸缪 紧急调度行动靠前
及早谋划、未雨绸缪,为防止春节期间遭遇血荒,市中心血站提前做好预案,科学调度库存,与各医院沟通需要的血量,并进行了科学调度,当时血站里AB型血液库存较多,A型血短缺,市中心血站通过与长沙、娄底的血站沟通,给长沙调去了100多袋AB型血,又从娄底调来70多袋A型血,通过科学调度达到库存血型平衡。
虽然早有预案,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还是影响颇大,献血人数骤减,临床用血紧张。市中心血站1月23日召开紧急会议,全体工作人员取消休假,想尽一切办法全力保障血液供应。疫情期间,团体预约献血无法展开,就通过发短信、互联网展开招募,特别是市中心血站筛选了固定献血者的名单,进行电话精准预约献血。
而为了带动献血,农历正月初八,在市中心血站党支部的带领下,常德血站人在特殊时期挺身而出,冲锋在前,自愿成为应急献血的排头兵。该站送血车司机贺小林第9次挽袖献血,他累计献血已达3100毫升,他说:“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这次血站人集体献血特别有意义。”在各个献血点,采血护士们也利用工作间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市民献血。
精准预约 “热血逆行者”在行动
在市中心血站推出的各项举措中,筛选固定献血者名单,电话精准预约是最见效的举措之一。因为固定献血者是稳定、安全血液的重要来源,市中心血站利用电脑筛选出固定献血者名单,每天对420名固定献血者进行电话预约。同时,对献血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工作人员们用温馨规范的语言、优质专业的咨询服务,消除了市民疫情期间献血的顾虑,为市民进行分批次、分时段的精准预约,避免市民聚集献血。不少固定志愿者接到电话后排除万难前往就近献血点献血,成为疫情期间的“热血逆行者”。
2月2日,安乡县人民医院向市中心血站紧急申报用血计划,一位71岁的女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因血红蛋白急剧下降需输血救治,其血型为O型RH阴性(俗称熊猫血),而此时市中心血站没有这种血型库存。市中心血站献血招募办紧急招募,爱心市民刘驰鹏马上前往停靠在屈原公园的献血车成功献血。据他介绍,他自从2014年开始献血,已经献血10次,每次400毫升,即使是特殊时期,只要社会有需要和身体情况允许就会奉献爱心。
2月14日,市康复医院医务科科长朱斌带着妻子、儿子一家三口来到市中心血站献血,至此,朱斌献血12次累计达4700毫升,妻子献血6次累计1800毫升,儿子献血3次累计1100毫升。
像这样的“热血逆行者”还有很多,仅在2月1日至12日,我市就有453名固定献血者奉献爱心。
抗击疫情 党政机关踊跃献血
为进一步缓解血液供应紧张,2月12日,市中心血站负责人前往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汇报血液供应紧张情况,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出台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认真做好无偿献血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各单位组织开展团体献血活动。全市各单位高度重视,科学统筹、合理安排单位人员进行分时段和分批次错峰参与无偿献血。
2月17日、18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常德军分区率先组织献血,干部职工、官兵积极响应,共献血29800毫升,给全市上下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此后越来越多的单位参与到“为爱逆行 捐献热血”的活动中来。
而为了保证献血的绝对安全,保障献血者和一线供血人员的身体健康,市中心血站做好献血屋、献血点的卫生防护工作;市中心血站还加强了献血前征询和体检,对参与无偿献血的人员进行认真排查,并组织了有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业务培训。在全力保障供血的同时,也实现了零感染,常德市中心血站在疫情期间打了一场漂亮的血液保卫战“疫”。